我的导师是何国平教授,他是一个胖胖的、笑起来很和蔼的人。在中南大学的光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将毕业离开。回首跟随师父学习成长的这段时间,很多情景令我难以忘怀。
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师父是在2007年的9月,作为一个从未到过南方的北方孩子,我从来没想到南方的夏天居然如此漫长,9月份的天居然还像蒸桑拿一样闷热无比。可是就在这么闷热的晚上,一个和蔼的老师满头大汗地敲开我们宿舍的门,微笑着问我们刚到长沙习不习惯,告诉我们中南大学就是我们的家。这个在酷暑天爬上6楼只为鼓励我们的老师就是我的师父——何国平教授。那时的我第一次远行,就来到了离家乡千里之外的长沙,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陌生的语言,我感到茫然无助,是师父的微笑给了我最大的安慰与支持,让我瞬间爱上了中南大学。
师父平时指导我们学习和科研很严格,同时也很耐心。他要求我们空闲的时候就到办公室去,督促我们学习,指导我们做学术研究。在护理这一领域,师父有着深厚的沉淀和丰富的经验,他希望把这些宝贵的东西尽可能多地传授给我们。在师父的悉心教导下,我才得以在学习上不断成长。不仅如此,师父还尽可能地给我们提供各种实践锻炼的机会,他介绍我到《当代护士》做兼职编辑,这个经历使我更广泛地接触了护理学的研究现状和新的理论,同时还使我熟练掌握了护理论文的写作方法。
除了指导我的学习之外,师父在生活上也给予了我很多的关怀,我们师姐妹、师兄弟跟随在师父身边,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师父在护理学院的事物比较多,但他仍时时把我们这些弟子放在心上。师父是一个很细心的人,有次他去西安出差,千里迢迢带了当地一家很有名的店里的肉夹馍回来,然后用微波炉热了给我们吃,虽然我没有去过西安,但是我觉得这一定是世上最好吃的肉夹馍了。我们师姐妹、师兄弟来自天南海北,都远离家乡,所以节假日我们没有办法回家乡,只能留在学校。“每逢佳节倍思亲”,师父担心我们过节的时候会想家,通常会请我们去他家里吃饭,有时甚至会围上围裙亲自下厨给我们做菜,而我们就像小孩子一样坐在沙发上眼巴巴地等待开饭。望着师父忙碌的身影,我常常会出神地想起初中语文课学过的朱自清的《背影》,感觉自己特别地幸福。吃饭时师父会不停地给我们夹菜,生怕我们吃不饱、吃不好,而他则笑眯眯地看着我们狼吞虎咽。这样的一顿饭,也许没有饭店的饭菜那样精致好看,但却满满的都是爱与感动,这如同父亲一般的关爱,让我们在千里之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在工作学习之余,师父喜欢带着我们散步、聊天。我觉得师父是一个颇具文艺气质的人,完全没有理学出身的学者身上那种迂腐的气息。有时课余休息的时候,他会邀我们共赏他自己拍摄的照片,看着那一张张精美得如同明信片一般的照片,我才知道什么叫做“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师父还懂作诗,他有很多作品,大多还是应景而作,这已经很了不起,更了不起的是其中大部分还是藏头诗。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师父的字写得很好看,洒脱、豁达。人们常说字如其人,师父就是这样的人,我经常想啥时候能找师父求副字,以后我就裱起来挂在家里。
跟着师父学习的这些年,我不仅收获了一份学业,积累了很多知识;更多的时候,师父愿意将他一路走来的人生经验分享给我们,在他身边我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师父一直对我寄予厚望,也许现在的我还没有达到他的期望,然而人生就是这样,总是在坚持与放弃中顾此失彼,但师父对我的关爱却始终没变。当我选择读完研以后回到家乡工作,而不是继续深造,师父又开始把我工作的事情挂在心上,总是为我找工作创造便利和条件,不论何时何地,师父对我的爱护,我都将会铭记于心。
匆匆八年,时光荏苒,再过几个月,我将离开这座留下我青春的城市,离开给予我很多宝贵财富的师父,以后的我一定会一如既往地热爱生活,勤奋努力地学习与工作,就像我的师父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