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很远,武汉很近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06日 17:20
作者:教工党支部 杨敏
浏览次数:

2020伊始的一场疫情,将武汉这个城市推上了热搜,也彻底改变了全国人民的生活。

在1月22日前我一直畅想着春节该如何既能让父母享受天伦之乐,又不耽误正处于初三的孩子的学习。武汉,压根儿没进入过我的脑海,因为去年春节我们一家三口已经去武汉短暂的游玩和拜访好友,今年,完全不在关注之列。

原定于1月22号早上乘坐火车返回父母家,陪伴他们过春节。孩子也于先一天结束了课外补习班,对回老家看望外公外婆充满了向  往,兴奋的和我说着回去后要吃什么,要和外公外婆干什么。我们晚上还去了超市采购,一切都和往年过春节一样,累并快乐着。在此之前虽然我远在武汉某三甲医院工作的好友隐隐和我说起他们最近收治了几个比较特殊的肺炎病人,可能有传染性,他们比较忙,也比较累。但是那时候没太当回事,医院,尤其是三甲医院,忙,一直是常态,未作深思。但是在1月21号晚上好友突然发来微信,问我打算怎么回老家,反复强调让我不要坐公共交通工具,要回就自己开车,最好不要回。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询问她实际的情况。但是因为时间太晚,她很累,她说她已经好多天没回家了,具体情况现在还不好说,让我听她的就好。

于是我马上退了火车票,取消了回家的计划,开始关注各种渠道传来的与武汉特殊肺炎相关的消息。情况开始越来越不妙,武汉,从开始和我没关系,很快就变成了让我日夜牵挂的地方。因为,武汉不仅改变我的春节计划,那里的人更是牵着我的心。因为我最好的朋友,我的学生,我的同学,我的同事,还有全国千千万万的医务工作者及相关人员都投入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我最好的朋友,从2019年12月下旬就开始揪着这颗心,就开始担忧,就开始投入。她将2岁的二宝送回老家,自己搬到医院住,以节省时间,也减少可能将病原体带出去传播给他人的机会。通过和她的几次沟通,除了能感觉到她的疲惫外,更感觉到的是深深的担忧,以及不知道如何能避免更大的灾难的无奈。当钟南山院士去了武汉后,说“存在人传人的可能性”的那个晚上,她哭着给我说,先前承受的压力都算了,现在总算大家都开始关注,开始重视,会好起来的。我因为不放心她,询问她的吃、住,睡。她很乐观的说这已经不是我们考虑的重点了,我们现在就想着怎么尽可能多地将病人收进来,减少重病率和病死率,如何提高大家地防控意识和防控技能。她是护理部的管理者,我想当然的认为她应该不用接触病人,但是她说她一天也采了70多个咽拭子,因为只有她做了,护理姐妹们才能能放心去做。我让她注意休息,她说了一句让我很心疼但是无可反驳的话:“我每天去上班,对所有的护理姐们也是一种鼓励,是他们可以坚持的动力。”她已经连续战斗了差不多2个月了,幸好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传统精神的号召下,疫情形势越来越好,希望这场疫情能早日过去,老百姓的生活能早日回复正常,我的好友也能有个时间放松心身好好陪伴聪明伶俐的二宝。

我的第一个研究生,毕业后对于是否继续在护理这条路上坚持走下去心存疑虑的研究生,疫情发生时刚刚成为新娘子,也毅然而然的报名去了发热病房,去了前线。我问她你年纪不小了,要考虑怀孕了,去发热病房合适吗?她回答我说:“老师,顾不了那么多,病人太多了,护士姐妹们太辛苦了,过了这一段时间再说吧。”

我的非湖北地区的同学,疫情刚刚爆发的时候送儿子去国外读高中。走的时候给医院领导说需要支援武汉,她随时可以回来。结果去了国外,原来预定的回国航班因为疫情取消,辗转多地回国,来不及回家看望年迈的父母,更谈不上倒时差,接受医院的安排,担任护理组长直奔武汉,半个月过去了,她依然在武汉奋战着,有时候利用少有的空闲时间在同学群里面给我们介绍重症新冠肺炎病人的护理经验。

还有我太多的湘雅同仁们,每天从不同渠道了解到太多的感人故事,他们在以各种形式奉献着,奋斗着。不管是我的好友,还是同学,学生,同仁们,在和他们的沟通中,感受到的都只是他们对病人的关心,对疫情的关心,问及他们自己的生活,他们穿着防护服工作的体验,都只是一笑而过,特殊时期,讲究不了那么多了,多收治一个病人,多救活一个病人比啥都强。

我虽然远在长沙,不能和他们一起奋斗,但我的心离你们很近,我敬佩你们,你们让我感动着,让我牵挂着,所有的逆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