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节。来不及享受阖家欢乐,感受岁月静好,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截停了国人所有步伐。旅游,购物,聚餐,甚至于最简单做原始的的回家过年的愿望都成了奢望。一切都戛然而止,只有病毒在悄无声息而又肆无忌惮地滋长、蔓延。神州大地,弥漫着恐慌、悲伤的气息。
不敢外出,不能外出。这个假期变成了一段寡淡、漫长的时光。每天睁眼第一件事就是查看“今日头条”里面报道的“抗击肺炎”专题最新进展。“今天湖北新增确诊病例多少例”、“湖南治愈率仅次于浙江”、“海外疫情趋势”等数据和分析成了白天朋友微信群里的主要内容。然后就是做早餐、吃早餐;做中饭、吃中饭;做晚饭、吃晚饭。突然间仿佛部分理解了鲁迅先生写“在我的后园,可以看到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时的心情。间或也在朋友圈发发各地驰援武汉,特别是中南大学湘雅医护人员驰援武汉的新闻,给朋友和亲人打气,也给自己打气,当然也有自己身为湘雅人的隐隐的骄傲。然后在阅读一条条生命的逝去与一个个家庭的分崩离析的故事中,心渐渐沉下去,沉下去。
从未如此感伤。“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渺小的自己,在这特殊时期,也生出了与伟大的诗人同样的感情,悲痛得不能自已。李文亮医生跳广场舞时的快乐的面容、彭银华医生与妻子结婚照那深情的眼眸、载走刘智明院长遗体的灵车后撕心裂肺的呼唤、视频聊天中眼睁睁看着父亲离开人世的的远在英国的儿子......夜深人静,这一幕幕常常出现在自己眼前,无数次润湿了自己的眼睛。于百姓而言,“喜荣华正好,恨无常来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真的,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来;于国家而言,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却不得不举全国之力来抗击这场灾难。祖国,你怎么啦?无数次心里这么问,没有丝毫矫情。大疫当前,感觉自己什么也做不了,除了担忧,除了悲伤。位卑未敢忘忧国呀。于是无眠。
也从未如此激奋。此次疫情,让我触摸到了我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与脉搏,真真切切地感知到人民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唇齿相依的道理。我们有年迈仍坚守在一线的院士们,有逆向而行前仆后继的医护人员,有“有一份热发一份光”的志愿者,也有把触角伸入最底层百姓的作家与新闻工作者。虽然也有个别媒体缺乏共情,缺少慈悲,一味歌颂英雄主义而“不看地底下”引发民众反感;虽然也有个别官员与科研工作者尸位素餐、草菅人命而导致延误治疗,但是更多的是令人无限感动与激奋的人和事。是的,“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是的,是时候谈一谈“四个自信”了。抗疫40多天,“四大天团”来了,解放军来了,救援物资来了......看着一串串数字越来越小,零增加病例城市越来越多,悬着的心也渐渐释然。特别是在与其它国家比照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在这场危机中显示出了无与伦比的优势。从未如此激动与自豪。
不能外出的日子,阳光明媚,空气清新。窗外的紫叶李粉嫩粉嫩的花儿仿佛就要偕同阳光探进房间;清脆的鸟鸣声在清晨透过密闭的窗户钻入我们的心里,无法阻挡了。春天如期来了。
2020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