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护理学院成功召开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专题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01日 08:53
作者:张静平
浏览次数:

  2022年10月28日下午2点30分,湘雅护理学院在湘雅新校区孝骞楼637会议室召开了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专题研讨会,副书记袁世平、副院长陈嘉、李映兰,学校督导刘爱忠、张静平,各系主任、专任教师共30余人参会。会议由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陈嘉主持。

  会议首先由各系主任就各系课程思政开展情况进行汇报。

  助产系罗阳主任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汇报,一是教师加强理论学习、思想上高度重视;二是结合理论教学、实施立德树人,强化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讲好3个故事,即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医学科学家的故事、科研底线的故事;三是实践课教学中,践行有温度的护理。

社区护理学系王秀华主任介绍了社区护理学系通过3个融合即多学科渗透融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提高学生专业精神与专业素养;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融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临床护理学系的周乐山主任介绍了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和儿科护理学等课程的做法,一是高度重视全体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创造性地应用教师A、B角模式,顺利完成新老教师的交接,使立德树人的教师职责得到了保障,形成了青年教师热爱教学、努力赶超的良好氛围。二是结合课程特点,明确课程的思政目标,充分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深入探讨课程元素的融入方式,用最恰当的教学方式、在最合适的教学内容中以沉浸式、参与式、体验式等方法进行,引导学生去感悟、去反思,力争做到润物无声。三是制定并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方案,创新性地在考核评价中融入人文情怀、沟通能力、关怀能力、医者精神等素质能力的考评。

  人文护理系杨敏主任重点介绍了他们充分发挥学院专任教师、临床教师、跨学科教师协同育人的作用,在激发学生职业情感、人文精神培养以及临床实践能力提升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分管临床实践教学的李映兰副院长分享了做好实习阶段学生的思政工作的经验。每年对临床带教老师进行1-2次的专题培训,提高临床带教老师思政意识和能力,;采取思政教学查房、死亡病例讨论、抢救场景的参与、大学生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同以及对生命的敬畏。

接着教工党支部书记周乐山教授做了“课程思政与支部建设融合机制实践”的专题报告,通过三会一课的形式、主题党日等活动,达成了学院领导重视,课程思政氛围更浓;教师思政意识增强,课程思政能力提高;课程融入思政教育,思政素材更加丰富;支部创新工作方法,支部组织能力提升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精神科护理的课程负责人孙玫教授做了“有温度的精神科护理”的专题汇报,课程团队针对精神科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对精神病人的刻板印象、歧视等,提出“有温度”这一主线,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教师对学生有温度,学生才会对患者有温度;他们采取各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消除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见和歧视,并进行多元化的评价。

  王红红教授、杨敏教授、周乐山教授等先后从自己对课程思政的理解谈了教师的言传身教,学校公正、公平、积极向上氛围的营造,如何从学生受益的角度去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分享。青年教师陈琦蓉、陈佳睿也分享了自己在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实施经验。

  学校督导刘爱忠、张静平教授充分肯定了湘雅护理学院的做法和取得的成绩,课程思政亮点纷呈,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是全体教师的共识,而且做到了全员、全方位育人。重点体现在:一是对教师重要性的高度认可,积极动员专任教师、临床教师、跨专业外校外院教师、行业标杆人物等共同开展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合力;二是各课程思政目标明确,且融入课程教学大纲之中,共同承载了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三是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丰富多彩,共同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培养目标。

  会议最后,党委副书记袁世平作了总结发言。他再次强调了做好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接着从四个方面分享了他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践行“四有”好老师标准是做好课程思政的核心和基础。做充满爱的教育,把责任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二,结合专业特点、利用学科资源,挖掘思政元素,是做好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不同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有共同之处,但绝不能千篇一律。三,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生命线,学生的价值引领则是课程思政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四,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给学生带来启发、思考,激发学生内心的爱国情、报国志,使他们从内心产生动力,立志奉献社会、报效祖国、服务人民,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和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