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深夜守护者:一场跨越零点的温暖奔赴 ——2025年9月团日活动 团支书的话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0日 14:53
作者:黄雅博
浏览次数:

这一次的团日活动,或许是我们进入大学以来,最特别、也最“深夜”的一次。

一切的缘起,是大二时在湖南省肿瘤医院的见习。刘高明老师向我们介绍,肿瘤医院会特意为晚夜班护士准备夜宵,这件事还曾登上“新湖南”的热搜。那一刻我深受触动——这不仅是一份夜宵,更是一份“被看见”的温暖,是对深夜坚守者最体贴的尊重。我在当时的见习日记里写道:“肿瘤医院的做法精准抚慰了晚夜班护士最深层的情感需求:被理解和尊重”、“唯有真正理解,才能精准关怀。”也正是在那一刻,我萌发了一个或许有些“大胆”的想法:我们能不能也走出校园,为那些在深夜依旧坚守的护士老师们,做一点什么?

于是,今年9月,中南大学护理2303与2403团支部联合发起了这场名为“致敬深夜守护者,传承湘雅护理情”的团日活动——时间,定在晚班与夜班交替的深夜23:30至次日00:30。我们深知,晚夜班护士才是最需要温暖和支持的群体——她们在寂静中守护生命,却常常被遗忘在夜色中。而作为湘雅护理人,我们应当成为最先想起她们、最先走向她们的人。

说实话,最初提出在这个时段开展活动,我自己也不是完全没有犹豫——毕竟要在这样一个非常规时间组织近四十人的队伍走进临床一线,协调难度远超寻常。但我们坚持认为,正是这个时刻,才最能让我们贴近晚夜班护士真实的工作状态,才最能传递出我们发自内心的敬意。

让我特别感动的是,这个听起来有些“叛逆”的提议,得到了同学们几乎毫无保留的支持。尤其是护理2403团支部——他们支部同学参与本次团日活动的比率,是百分之百。这让我深感欣慰,也让我回想起刚担任团支书时的青涩。曾经,我在第一次团日活动开展完后,为没能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而感到深深的遗憾与自责。而如今,看到两个支部的同学在这场深夜奔赴中全情投入、各展所长,我真正体会到:一场成功的团日活动,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独舞,而是要让所有参与同学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百花齐放。

那个夜晚的场景仍历历在目:23:30,两个支部的同学们准时在湘雅三医院外科楼前集合。我们按预定分成9个小组,分别前往耳鼻喉科、胃肠外科等九个科室。每个小组都配备了访谈提纲和"心声墙"展板,带着精心准备的慰问礼包和手写感谢卡。

在活动中,我们见证了太多感人瞬间:同学们安静地旁听晚夜班交接,在老师们忙碌间隙送上慰问礼物,依据学习委员准备的访谈提纲,认真记录老师们对紧临医院某路口交通问题的真实看法。一位在耳鼻喉科工作了12年的护士动情地说:"这是我第一次遇到学生在深夜来慰问我们,这份理解和尊重让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另一些护士则在"心声墙"上留言:“愿以后的晚夜班平安!”"希望岳华路与桐梓坡路十字路口增设斑马线!"这些质朴的话语,成为了我们心中最珍贵的回响。

特别感谢湘雅三医院护理部副主任谢建飞老师为本次活动深情赋诗《夜班慰问寄怀》,以“星夜探临床,暖语慰辛忙”等诗句传递出对我们活动的肯定与勉励,让这份秋夜中的温暖更添诗意与力量。

最终,本次活动我们共慰问了27名晚夜班护士老师,收集到可观数量的关于路口交通的有效调研留言,形成了详实的《湘雅三医院医护人员通勤安全需求简报》。更重要的是,我们成功地将两个团支部同学们的心意,化作了秋夜里温暖临床一线守护者的实际行动。

我必须感谢许许多多让这次活动从“不可能”变为“可能”的人。感谢湘雅护理学院王红红老师、王昊老师、张慈老师、刘静老师、黄敏老师和甘轶君老师始终信任并支持着我们看似“冒险”的策划;更感谢湘雅三医院谢建飞老师和所有接收我们深夜来访的科室护士长。没有她们专业而细致的安排,就没有这个晚上有序而温暖的相逢。

当然,还有我们两个支部的班委团队。感恩联谊支部团支书的倾情投入;感恩两位班长将学习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使得我们能心无旁骛地开展团日活动;感恩两位副班长,反复与学院领导和各宿舍楼阿姨沟通备案,为我们铺平回寝的路;感恩两位学习委员带着小组反复打磨访谈提纲,让我们与老师的交流简短却深入;感恩两位生活委员挑选、分装每一份慰问礼物;感恩两位宣传委员带领团队用镜头和文字默默留下无数动人片刻……

我本只是湘雅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有幸受同学们信任,被推选为团支书;又蒙学院众学长学姐指点,学习如何办好一场团日活动。如今我越发觉得,我们的责任不只在于办好自己支部的活动,更在于把这份意义传递出去、把曾被给予的温暖继续传承。这次与低年级团支部联合开展的深夜慰问,正是一次这样的尝试:我们携手更年轻的同学,让团旗在凌晨的医院里静静飘扬,也在老师们真诚的分享中,听见他们的通勤心声——它们都将成为十月团日活动最扎实的调研基础。

一次次与优秀的伙伴并肩,让我逐渐明白:团日活动,其实是一场又一场的“播种”。它不求形式有多耀眼,而在于我们是否愿意真正看见他人、是否敢于把善意的念头踏实地做出来。正如这次,我们走入深夜的护士站,不只为完成一项活动,更是为了传递一种信念:护理人的共情与担当,从不分白昼或黑夜。从体谅一个人,到关怀一群人;从一个科室的晚安,到一座城市的早晚高峰——这或许就是团日活动该有的深度与广度。

最后,我想把最深的敬意献给我们所有“守夜人”——那些深夜仍在岗位上发光的护士老师,你们是我们前行路上最温暖的光。也谢谢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你与我,是你们,让这个夜晚变得如此不同。

(一审:刘静  二审:谷灿  三审:王昊)